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新闻详情

心理咨询与普通聊天的区别

409
发表时间:2014-12-15 22:08
在网上常见的对心理咨询的误解之一,就是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仅仅是聊天开解,可能有些心理咨询师自己都是这么认为的:“我的任务就是陪来访者聊天。”因此有的人不免质疑:找朋友谈话,聊天一样能得到开解与安慰,而且还不花钱,为什么心理咨询却要收费,而且不便宜?甚至由此质疑:心理咨询师是不是一个骗钱的行业?

  

其实心理咨询和聊天是有明确的界分的,聊天是没有任何要求的谈话,而心理咨询则是咨询师和患者一起讨论治疗计划,具有明确目标的谈话。由于目标是治疗来访的心理问题,因此这一谈话过程并不是双方无拘无束的谈天说地,咨询师将会触及并深入分析来访者的各种情绪感觉,以及它们的前因和后果。

心理咨询谈话的意义在于帮助来访者的自我探索,增进他们对自己情绪、信念和行为的了解,增进对自己言行动机和后果的领悟。理想的效果是:每经历一次心理谈话,来访者对自己的自我认识就更加深一层。心理咨询师固然也会做一些实际的生活指导,但他们最重要的工作是唤醒来访者潜在的内在力量,督促他们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成功的心理咨询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解决来访者具体的困扰,更在于使来访者获得心灵上的成长,让他自己获取解决类似困扰的能力。

我不否认,一次严肃深入的谈话也能获得类似的领悟效果,然而聊天的主要功能是保持联络交谊,沟通生活信息,并不是解决人的精神痛苦。因而,生活中大部分的聊天是没有要求,也没有压力的。在聊天过程中对话的双方会避免让对方难堪的话题,也不会深入对方心灵深处的重要回忆甚至是阴影中,更不会针对一个人的人格弱点做切实、具体的解剖。

有些朋友会说:那么,只要我的朋友具备一些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或者很懂得开解别人的谈话方法,跟这样的人聊天不是照样能解决我的心理问题吗?

这就涉及到几个层面的问题:首先,什么样的问题才算是心理问题?我们以最常见的成瘾为例子:假设一个人过度进行某样行为的习惯,象过度购物,过度上网等等,他只是停留在“家人和朋友叮咛提嘱一句便会停止”的程度,这能不能说是一种病态呢?当然不能,因为这种偏好显然还处于自我控制范围之内。靠周边的人劝说就可以解决的困扰,我们不定义这是心理问题,假如只是这种问题,本身便不需要找咨询师处理。

第二,假如你的一个朋友看过很多的专业心理学书籍,他能够根据书上的描述分析别人的内心活动,那他是否能够帮自己的亲朋好友做心理咨询?

答案仍然是不行,最浅显的理由是,心理分析很大一部分的工作是厘清与摆脱各种各样的关系投射上,这就要求咨询师必须保持一个与来访者一切人际关系抽离的超然地位。我们知道,即便在咨询师与来访者只存在工作关系的情况下,依然有很多人会陷入移情与反移情之中,导致治疗无效甚至咨访关系恶化。这是因为当精神分析触及到问题实质时,人的自我防御机制会启动,否定咨询师的话是正确的,而碍于咨询师的权威身份,这种否定很难从意识层面进行(我们假定咨询师的分析是准确的,那么用理性辩论辩赢的可能性的确不大),只能进入情感层面,对咨询师产生强烈的反感与厌恶。

话说回来,如果双方只是朋友聊天而不是正式的咨访关系,倒不必担心会有感情恶化的现象,因为“朋友”这一身分几乎不具有精神压力,自我防御机制用不着强力否认,你很可能根本就不相信,或者即使相信也只是打个哈哈,说“真准啊,全都被你说中了”,然后抛诸脑后,不进入深层的反思与改进过程。

一个人生活方式与思想方式的改变,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越是严重的问题越是需要有强大的外力督促。咨询师的身份、咨访关系的建立这两者就是一个使人发生改变强大的外力——你自愿花钱请人分析自己的问题并解决它,对方是你自愿委托的受过长期训练的权威人士,然后你们基于自愿原则建立了彼此信赖的咨访关系,一起花费了无数时间讨论自己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这样当达成结果时,你便没有任何理由与借口不去改变自己。

试想想,朋友间的关系是否可能达成如此强大的自我改变压力?你是否会因为好友而改变自己一向以来的生活习惯?我认为可能性不大。

  

我们回到咨访关系的话题上,前面说的“强针对性”和“权威身份”实际上是同一件事,就是咨访之间建立了专业的委托关系。你“出钱”“委托”“ 专家”“分析并处理自己的问题”,这几个关键词,实际上代表着你自我改变的强烈决心,“花钱咨询”的行为本身就唤醒了你自我成长的能量,这种自我发展的动机和决心越强,咨询的效果就会越好。我们可以轻易看出在某种程度上,花钱越多来访者的决心就下得越大,退路就越少,建立专业咨访关系就变得越简单。在上课时,我的老师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催眠师给自己的朋友催眠,几次催眠都很成功但下的指令却完全改变不了他的行为,催眠师很奇怪,便把整个催眠过程录像给自己的导师查看,导师仔细看了每一个细节,手法没有任何错误,对方也的确被催眠了,那为什么醒来后没有效果呢?想到两人的朋友关系,导师心中一动便问弟子:你收费了没有?弟子说无。导师便恍然曰:你不收费,他潜意识便觉得这整个行动是没有价值的行动,也便不期待会起到任何效果。这种不期待影响到意识,就是催眠时下的指令不起效果。

我说这个故事是想说明,专业信任是心理咨询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甚至它本身就能起到治疗效果。

法国有一个喜剧片情节是这样的:男精神分析医生度假去了,女主角,记得是一个女小偷潜入他的家中,被患者当成接替治疗的心理医生,女主角本来不想承认,然而在求治心切的患者主动塞钱给她之后改变了主意。她良心未泯,因为怕加重病情而不敢给患者意见,只是不停“嗯嗯啊啊”地表示肯定,让患者自己说话,自我分析,居然让不少患者痊愈,声名远播,让男医生回来大吃一惊。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个结果并非不可思议,首先患者求治心非常坚定,有这样决心的人,只要治疗师不出现什么错误,无论如何他都会改变自己。而女主角不给任何意见,完全积极肯定患者的自我表达,无形中契合了人本主义的来访者疗法,这个疗法要求治疗师对病人不作评价,只是鼓励病人不受压抑地自由表达,以去掉所有被压抑的情结而恢复真实的自我。这个过程中看似咨询师没有起到作用,实际上咨询师创造了一种安全、信赖、接纳、不受压抑的氛围,也就是建立一种真诚和谐的咨访关系,注意这个关系仍然是咨访关系,是以解决问题为前提的,因此来访者才会自我分析,自己解决掉自己的问题。当一个人能够深刻地自省时,他才会有改变的愿望。当一个人没有改变愿望的时候,其他外部的努力都显得非常苍白无力;但当一个人决心改变的时候,他是很容易改变的。

咨询师所做的其实是帮助来访者自我觉察,然后提供给来访者改变的心理动力与方法,他只是一个分析者,不可能也不应该代替来访者做出决断。当一个人说“我想死”时,朋友会劝慰他打消念头,但咨询师必须抽离,他甚至可能会跟他一起讨论自杀的意义与可能性,进而分析出陷入求死情绪的深层心理:你现在是感到焦虑和绝望吗?这种焦虑和绝望的根源是什么?是否有可能从源头上加以消除?你希望以自己的死达成什么目的?这种目的是否只有自杀才能达成?

如果没有专业的委托关系,对有自杀意向的朋友进行以上分析是可能的吗?抽离得如此彻底只会令朋友拂袖而去,认为你是个冷血动物。
分享到: